怎样做好大型活动的安全防护工作?

2021-07-07 11:11:38 zwba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活动发展迅速,活动项目、次数和参观者数量逐年增加,规模和水平大幅提高。为了加强活动风险控制,确保活动绝对安全,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安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警力。在一些特殊时期,安全工作甚至成为单位的主要工作,严重影响了公安的主要业务,基层公安机关不堪重负。如何在大型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释放警力,确保绝对安全,我们就大型活动安全工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在我们将讨论大型活动中安全工作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一、目前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现状

泰州安保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全市大型活动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当前大型活动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活动项目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市承办的大型活动逐年增加。活动类型由过去单一的文化体育活动组成,趋向于文化、体育、商业、展览、节日、旅游的综合形式,跨越政治、经济、商业、人文等领域。为了扩大社会影响,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主办单位不惜拆除巨资,从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项目多样的大型活动,使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群众越来越多。活动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使得公安机关在保卫工作中投入的警力也大大增加。有些人倾向于连续战斗。一个活动还没有结束,另一个活动已经开始,公安警察倾向于疲劳。

(二)承包商不按规定申请许可审批。根据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预计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执行,主办部门应当在活动举办之日起20日前提出许可申请。但实际工作中,有些承包商,尤其是政府下属的有关部门,事先不报告,活动举办之前才匆忙申报或通知,有些甚至根本不报告,导致公安机关没有时间进行风险评估和论证,无法进行事前安全检查,必要的安全措施无法全面执行。

(三)承担单位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突出。有些部门举办大型活动,注重经济效益和外部形式,轻视安全责任。错误地认为,安全工作是公安机关的家庭事务,忽视公安机关的意见,或者阳奉阴违。表现在举办大型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不当,对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数和可能的危险情况估计不足,对表演场所和观众入口不符合安全要求,缺乏内部管理,工作人员不到位,各类无关人员过多,导致安全隐患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四)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受当前机制和制度障碍的制约,为做好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承办单位尤其是由政府组织举办的大型活动,往往活动内容多、范围广、时间长、要求高,同时,认为公安机关是政府职能部门,都要求投入大兵力作战,不计成本。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仅各级政府对安全保卫工作交给公安机关比较放心,相对政府成本也比较低,即公安机关也自然养成了利用公安民警可靠、社会力量不可靠的片面认识,形成了一种包揽工作模式,与市场不接轨,相对封闭,使原本非常紧张的警力,更捉襟见肘,运营成本不断提高,公安基层单位和民警难以招架。此外,由于活动过多,使执勤民警也会产生老一套、厌烦情绪,增加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压力和成本。

二、大型活动安全对策

安全工作是成功举办大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区域治安环境,是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公安机关,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活动的第一位,进行综合、全面的部署和组织,以达到以稳定为中心,保证安全顺利,不出大小事的安全目的。为了使文化体育、涉及经济等大型活动摆脱目前过多、过大的局面,必须坚持三严的原则,即严格依法审批,严格制定预案,严格组织,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大型活动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符合当地公安机关的安全能力和水平。


关注我们

首页
服务
案例
联系